本文作者:大乐说香港

香港回归前移民-香港回归前移民了多少人

香港回归前移民-香港回归前移民了多少人摘要: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吗?有谁知道,吴承瑛现在在干什么?29岁的李嘉诚是如何一步一步开始投资的?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吗?早晨!类似问答我曾于今年7月份在头条作...
  1.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吗?
  2. 有谁知道,吴承瑛现在在干什么?
  3. 29岁的李嘉诚是如何一步一步开始投资的?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吗?

早晨!类似问答我曾于今年7月份在头条作答,标题为"香港回归前香港人可以进入大陆吗?“,可通过问答引擎搜索。

今天这话题恰好相反,内地人七八十年代能否像现在这样,可自由行或团游香港是吧?这要分二个时期。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香港政府实施〖抵叠政策〗,国内非法进入香港市区(港岛九龙),可准予获得居港权,若在边境被截获的一律即捕即解回内地,因此当期时的内地有不少人通过非法进入香港市区,在警署领取行街纸(證记证)轮候办理身份证。可以说这段时期进入香港,除少数申请合法单程证外,大部分是以非法身份进入香港的。

香港回归前移民-香港回归前移民了多少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九八O年10月24日,是港***发出特赦令最后一天期限,在此之后如无内地公安部门发出的单程或双程探亲纸(公干除外)被查到的一律遣返内地,即是说1980年10月24日后,你没有合法单程是无法取得香港居民身份。没有香港居民身份你是不能从事任何工作,无工作无住所你在香港还有什么意义?可以说那一时期,内地居民基本上是很难通过合法途径进入香港的。

八十年代后深圳经济特区改革步伐逐年加快,与香港的人员交流、包括商务、文化、饮食、运输建筑等来往更趋紧密。因此一些边境的开放逐渐解禁。当期时八十年代的沙头角中英街是深港两地最早开放的地方,在中英街两边可见到商店越开越多,内地居民亦可凭边防证进出中英街购物,令当年的沙头角人来人往一派繁华景象。

历史的转折点就是这么快,一晃就过去了三十多年,自香港***1980年10月截止特赦令后,亦适逢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如今中港两地各行业往来密切,两地的物质生活质量也很接近,香港居民可在港上班深圳居住十分便利,内地赴港公干人士亦可早晚进出,而且现在的内地居民只要两地夫妻及子女、年迈父母与子女分居的,符合条件的均可申请去港定居,或者喜欢赴港旅行购物的內地人士,持一张电子通行证便可轻松进出了。谢邀!

七八十年代从内地去香港定居的唯一合法途径就是你在香港有直系亲属,或者有海外关系,你可以申请以赴海外亲人团聚或者继承财产的名义,由深圳罗湖口岸—当年几乎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对外口岸出去!作家龙应台就直呼当年的罗湖口岸简直是中国人的逃生门!因为只能寻此出口,你才有追求更好生活的可能。当年没有自由行,没有投资移民,没有优才计划,你去香港几乎只能寻此途径。而当时在内地有所谓海外关系的人,都是在***时期被整得很惨的人,其中有五六十年代因为东南亚***而归国的印尼华侨,有早年赴香港,美国加拿大国家定居的直系亲属的中国人,也有***子女等等。我们现在熟知的明星刘嘉玲,黎明,李玟等,都是因为父母其中一方是印尼华侨才得以赴香港定居。他们中一些人把香港视为中转站,从香港移民去美国或其他国家定居,比如李玟的母亲,比如写下英文版自传讲述自己***遭遇而誉满全球(除中国)的《上海生死劫》的郑念,比如***的女儿刘婷婷,等等。当年国家外汇存底很少,每个人出境只能带10元余美金,到了香港如果没有亲人接济,或者不马上工作,分分钟无法生存。可以说,那批印尼华侨家庭初到香港时,是过得非常辛苦的。他们普遍在内地念过大学,但港英***不承认他们在内地的学历,而且香港本地人对他们很瞧不起,这批文质彬彬的人为了谋生只好沦入工厂和蓝领工人一起做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非常辛苦。但这批人普遍都吃苦耐劳,非常勤奋努力,他们现在普遍都在香港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这是一段流离失所的华人奋斗史,只是国内不太提及。现在大家生活都好了,所以要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香港回归前移民-香港回归前移民了多少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创建于2018.1.6

编辑

有谁知道,吴承瑛现在在干什么?

吴承瑛在07年底因为合并最终没有成功回到申花而退役,后移居香港,在香港开了一家酒店,而吴承瑛和友人在桃浦开了一家饭店,招牌菜是红烧肉,生活时尚大酒店。他可以说是中国职业化后最低调的球员了

29岁的李嘉诚是如何一步一步开始投资的?

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是亚洲首富李嘉诚的座右铭。“

香港回归前移民-香港回归前移民了多少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年轻开始,李嘉诚凭着踏实稳健,一步步在投资的路上越走越开阔。

1. 从创业中获得第一桶金。

年少时的李嘉诚,一开始在茶楼做事,学会了察言观色的本领,为了实现自己创业的目标,后来进入舅舅的钟表公司学习公司经营,随后又在一家五金厂做起了上门推销,销售业绩斐然。

一次在酒店推销白铁桶的时候,李嘉诚被一个塑胶桶老板打败,他逐渐意识到白铁桶正在丧失竞争力,1950年,22岁的李嘉诚筹集5万元资金,成立长江塑胶厂,开启了创业之路。

凭借多年养成的学习习惯,在一次阅读英文杂志中,他了解到了塑胶花正在欧美兴起,便亲自到意大利米兰偷师,并将塑胶花在香港率先占领市场,成为有名的“塑胶花大王。”

2. 用多余的资金涉足地产


当塑胶厂不断的创造效益,李嘉诚在寻找合适的厂房扩大规模,他在寻找中发现,不断增长的香港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地产在未来会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他开始利用盈余的资金进入地产行业。

李嘉诚对时势的把握,让他在房地产市场获利巨大。比如香港回归前的移民潮,当别人纷纷抛 售时,他看好香港的发展前景,低价买入。

李嘉诚部分地产投资

3.利用资本的力量发展实力。

现如今,很多的企业都削尖了脑袋想要上市,上市时不但可以筹集到一笔可观的资金,上市后还可以再融资筹集资金用企业的股票进行兼并、收购等 。李嘉诚为了能有实力与当时最强劲的对手-香港置地有限公司竞争,想到了上市,利用资本的力量来帮助自己。

1***2年7月31日,李嘉诚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实)。随即,委托财务顾问拟定上市申请书,准备公司章程、招股章程、公司实绩、各项账目等附件。

1***3年年初,长江实业在伦敦股市挂牌上市。

1***4年6月,长实股票在加拿大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发售。

4.大手笔的交易使投资多元化。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李嘉诚从最初的塑胶,开始逐渐转向更多能带来丰厚盈利的行业,不仅让自己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也不断的扩展了他的商业版图。

李嘉诚部分投资

从李嘉诚的身上,我看到了积累的力量,没有自己创业带来的商业直觉,就不会有后面在投资领域中的如鱼得水。任何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踏实的走好每一步,欲速则不达。

我是爬上树的猫咪,这是我的第35个用心原创回答,感谢您的阅读,期待能一起交流。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谢谢!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yxnk.com/post/642.html发布于 08-09

阅读
分享